
中国足协的选帅工作,再次引发外界质疑。面对五十多位应聘者,足协却对曾带队两连败的卡纳瓦罗情有独钟,这种选择标准着实令人费解。球迷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,选帅过程中的种种疑点确实值得深究。
卡纳瓦罗的执教履历,实在难以令人信服。除了带领广州恒大夺得中超冠军外,他在国家队的执教以惨败告终,在欧洲俱乐部的经历更是乏善可陈。这样的教练为何能成为重点人选,实在让人难以理解。足协制定的七大选帅标准中,明确要求“深刻把握现代足球技战术特点”,但卡纳瓦罗的执教经历恰恰难以证明他具备这一能力。
选帅过程的不透明更让人担忧。从初选到面试,整个流程都在封闭状态下进行,外界无从知晓评判标准和决策依据。这种“暗箱操作”的模式,与足球改革强调的公开透明原则背道而驰。回顾中国足球历次选帅,往往都是开始时声势浩大,结束时草草收场,同样的错误一再重演。
令人忧心的是,这次选帅很可能再次让国足错失振兴良机。国家队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建立稳定战术体系、推动球队更新换代的领路人,而不是又一位“过渡教练”。若因选帅不当导致未来四年发展受阻,中国足球恐将再付出沉重代价。
选帅工作事关中国足球未来,必须经得起历史和球迷的检验。足协应当以更开放、更专业的态度推进这项工作,用透明决策赢得信任,用科学选人奠基未来。否则,这场选帅闹剧的苦果,最终还是要由中国足球来吞咽。